初夏时节点石策略,万物蓬勃。近日,在上街区教育局统筹推进下,一场以劳动教育为支点的育人实践正在各校蓬勃开展,通过构建“课程+实践+文化”三维育人体系,让劳动教育从课本走向生活,从课堂延伸至田野。
课程体系创新,劳动教育扎根校园。
上街实验学校构建的“冬种油菜忙 春赏菜花香”课程体系,将生物学科知识与农耕实践深度融合。学生们在生物学科老师指导下,完整经历播种、管护、收割全过程,既掌握植物生长规律,又感悟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劳动真谛。正如该校八年级学生李一帆所说:“从亲手栽种到挥镰收割,我们不仅收获了油菜籽,更收获了成长必修课。”
新建小学创新推出“劳动萌芽计划”,形成梯度化课程体系。低年级学生从整理书包、养护绿植起步;中高年级则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,构建起从“自我服务”到“社会服务”的成长阶梯。这种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点石策略,让劳动教育真正实现“入脑入心”。
实践体验赋能,劳动精神浸润成长。
各校将劳动教育延伸至真实生活场景,让学生在“做中学、劳中悟”。钱学森小学五一中队的校园环境整治行动中,学生们发现“杂草的根扎得比想象中深”,在汗流浃背中读懂“劳动创造美”的真谛。中心路小学通过主题升旗仪式、劳动故事分享会等活动,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。
“校园+田园+家园”协同机制为校园赋能,上街实验学校与搭建劳动实践基地,钱学森小学将劳动周与家长开放日结合点石策略,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。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课堂边界,使劳动教育成为连接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桥梁。
五育融合共生,劳动教育成果丰硕。
在劳动教育的深耕细作中,各校涌现出诸多创新实践。生物学科教师开发“田间实验室”,将光合作用、植物分类等知识点融入作物管护;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用油菜花创作拼贴画,实现美育与劳育的有机融合。这种学科融通的教育实践,使劳动教育成为撬动“五育并举”的重要支点。
春华秋实,耕耘不辍。上街教育人正以劳动教育为笔墨,在新时代育人画卷上书写“立德树人”的精彩篇章。当孩子们在油菜地里弯腰收割,在校园角落认真清扫,在队课中热烈讨论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,更是一代新人在劳动淬炼中茁壮成长的身影。
通讯员:张帆 段琪
记者:刘世平
编辑:孙畅点石策略
科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